什麼時候臉書亡者帳號會比生者多?
愛米莉·鄧漢
不是2060年就是2130年。
現在臉書上死者還不多,因為它和其用戶群都屬於年輕一代。近幾年用戶平均年齡有增長的趨勢,然而年輕人的比例仍然高於年長者,而許多調查都證實了這一點。
在過去
根據該站的成長速率,以及這段時間用戶年齡層分佈,大約有一千~兩千萬人在創建臉書帳號後過世。
這些人在年齡段上均勻分配。雖然年輕人比六七十的老人家死亡率低得多,但由於人數眾多因此也佔了很大比例。
在未來
截止2013年大約會有二十九萬臉書用戶死去[1],而世界總死亡人數則會是幾百萬。七年後死亡率會翻倍,再七年後再翻一番。即便Facebook明天就關閉申請,每年死亡人數在幾十年內仍將不停上升,與此同時2000~2020年的大學畢業生會漸漸變老。
死者人數超過生者人數的決定因子便是新增臉書用戶(最好都是年輕人)速度是否超過這股死亡潮。
2100年的臉書
這引出了一個問題:臉書的未來。
過去沒有什麼關於社交網站的數據能讓我們推斷臉書究竟能存活多久。大部分網站會名噪一時,然後漸漸消失。所以我們就假設Facebook也遵循這種模式吧!
假設這十年內臉書開始失去市場並且一蹶不振,那麼交叉日期,也就是死者人數超過生者的那一天,將會在2065年到來。
不過這也不一定,也許他會和TCP協議一樣,變成一個什麼都有的大雜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它已經廢棄多時了。
如果臉書能一直陪伴我們,也許交錯日期會延遲到22世紀中。
這個比較不可能,沒有什麼是永恆的,而且電腦科技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變化迅速。許多十年前人們認為會永久保存的網站和科學技術還不是淹沒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了。
交錯日期可能會發生在上述年份之間的任一天,要想知道答案只能等待了。
我們帳號的命運
臉書可以保存我們的主頁和其他資料相當長時間。活著的用戶比過世的用戶產生更多資料,而那些活躍的帳號必須要易於登入。即便帳號的主人過世了(或是都在潛水),並且佔有臉書用戶群的大多數,對臉書維護預算影響大概也不大。
人們的想法才是決定因素。我們打算怎麼處理這些主頁呢?除非我們要求臉書刪除它們,否則一般情況這些帳號并資料會永久保存。即便不保存,其他清理數據的機構也會的。
目前近親能夠把死者的臉書帳號變成紀念帳號。但關於取得密碼以及私人資料等社會規範還沒被建立起來。這個帳號應該保持開通嗎?什麼東西應該設置為私人的?近親該有權登入email嗎?紀念帳號開放留言嗎?要怎麼防範一些故意的破壞行為?要允許其他人和紀念帳號互動嗎?他們又該出現在什麼樣的朋友名單上?
這些都是人們正通過測試和除錯慢慢了解的。死亡,永遠都是一項重大的,令人哀慟的大事,而不同的社會則有各異的處理方式。
然而人生的點點滴滴都不曾變過。我們會吃喝、學習、成長、戀愛,最後死去。在不同的地方、文化,甚至是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我們都有一套活出人生的方式。
就像先人一樣,我們都試著在自己的主場上玩好這一局。雖然時有錯誤或失敗,人們正發展出一套在網路上約會、爭論、學習以及成長的規範。不久,我們也會明白該如何哀悼吧。
萬聖節快樂~
[1] 本文發表於2013年10月29日
原文連接:Facebook of the D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