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運動會最早起源於兩三千年前的古希臘,因為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後來古希臘沒落,奧運從此停辦了近1,500年,直到近代,19世紀末由法國的顧拜旦男爵創立了有真正奧運精神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此,自1896年開始奧林匹克運動會每4年就舉辦一次。資料來源
為了興建奧運會的運動場,舉辦國都消耗大量的金錢和人力,就為了這四年一次的賽會。但人們往往沒想到,幾年過後,這些奧運會場卻變成遺跡,遭人遺忘了。
塞拉耶佛冬季奧運(1984),跳台滑雪場
塞拉耶佛當時是一個共產主義的城市,僅管如此,奧運協會仍盡最大努力克服政治問題,將世界各國的選手帶進這個會場。
現況
冬奧結束的10年後,南斯拉夫分裂分割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並引發戰爭,塞拉耶佛受戰火摧殘達四年之久。
這個滑雪場成了戰場,也是兩軍爭奪的堡壘。
雪橇賽道當時也充當砲兵堡壘和戰溝。
冬奧選手村遺跡
戰爭結束後,選手村地下殘留許多未清除的地雷。
雅典奧運(2004),會場入口的噴水池
當初耗資$150億美金的雅典運動場,經過10年的歲月,也已經崩壞了。
水上運動場(2004)
跳水池(2008)
經濟蕭條的影響下,希臘政府無力再繼續保養這座運動場。
排球競技場
主運動場大廳
曲棍球場
耗資數百萬美圓的壘球場
大部份的運動場只為單一運動所設計,缺乏多功能的彈性。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廢棄火車站
2008年北京奧運的鳥巢運動場
中國當年耗資$400億美金籌備了奧運會,但現況卻是…
海灘排球運動場(2008)
現況
賽艇水道
現況
北京奧運棒球場(2008)
現況
自行車賽道
1936年柏林奧運的選手村
主劇場
跳水池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游泳池
奧林匹克運動會雖是世界性的運動交流,設施華麗又鋪張,舉辦過程受世界矚目,但其背後所留下的經濟影響卻往往是負面的。奧運或足球世界盃,對舉辦國的經濟而言,只有害無益,最後仍是全民買單。就拿2014年索契冬奧會來說,俄羅斯共耗資$500億美金,是有史以來最貴的奧運會,而這筆支出根本回收不回來。相關資訊